来源: 学习强国 时间:2023-04-03 17:55:14
芦盛亮正在设计采掘衔接方案
机器轰鸣,汗水挥洒,在潞安化工集团余吾煤业公司掘进工作面,矿压治理中心主任芦盛亮认真测量记录的每一个支护数据,都能成为矿井采掘计划的关键信息。“不断探索有利于生产的科技成果,是我职业生涯的追求。”芦盛亮说。
精准测绘打基础 披荆斩棘做设计
大学期间,芦盛亮就对全国闻名的“潞安采煤法”有所耳闻。2006年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潞安矿业集团(现潞安化工集团),成为余吾煤业综掘二队的技术员。
井下采掘支护是掘进工作的关键,必须精准测量支护数据,才能确保工作面顺利掘进。当时,芦盛亮每天跟着师傅,手拿测量仪器,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井下巷道中,测出了真实准确的数据。
2008年9月,队组在井下施工中遇到一个大型交叉点——被称为“牛鼻子”的大巷道。为了避免返工,急需绘制施工图纸制定实施方案。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芦盛亮,他连夜下井,现场查看测量。上井后,他一遍遍翻阅资料,耐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整整一个晚上,图纸终于画好了,顺利制定了实施方案。
“这次实施方案成功为我树立了信心,更为之后从事巷道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芦盛亮说。
欲成匠,先做工。2009年,芦盛亮被调到生产科,开启了十多年的掘进工作面设计工作。
设计工作枯燥,需要异于常人的耐心和过硬的技术。谈起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芦盛亮认为当属s2200-1工作面的设计。“当时的设计过程可谓披荆斩棘。”芦盛亮回忆说。
施工工期紧,工作面短,采掘衔接任务重,都是摆在面前的挑战。那段时间,芦盛亮白天下井调研。空旷的工作面,他一步一步认真观察记录,采掘运通如何布置,通风系统如何运行。边走边琢磨,一个个方案在他的大脑中形成。上井后,他急忙和同事讨论不同方案的可行性。
经过反复论证,持续测算试验,仅5天时间,芦盛亮便交出了一套近乎完美的工作面设计图。其间,他创新了工作面开口段精益化设计,减少了两条辅运巷布置及风桥施工,减少巷道施工量300米,节约生产成本300余万元,同时将工作面圈定开口准备时间提前3个月。
随着采区大巷向深部开拓,矿井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对安全高效掘进和巷道支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芦盛亮针对不同采区、不同工作面顺槽和服务年限,共设定了11种不同的支护形式。
在2022年的实践和应用中,芦盛亮又开展了差异化支护技术研究,细分了22种支护参数,累计节约支护材料费用500余万元,有效提升了单进效率。他牵头开展的综放工作面末采阶段水力切顶护巷技术研究、基于锚杆台车的煤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分别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支护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发挥带头人作用 破局走出新天地
芦盛亮(中)和同事正在研究井下工作面来压情况
为了更好地发挥带头人作用,2019年5月,芦盛亮牵头成立了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
2021年11月,芦盛亮抓住机会,在矿压治理招聘中脱颖而出,成为矿压治理研究中心的带头人。潞安化工集团首次成立矿压治理专门研究机构,发展思路为零、治理经验为零,如何才能破局?走出去方有新天地。
那段时间,芦盛亮的足迹遍布山东、吉林等地的十几个矿区,虚心学习其他矿井先进的矿压治理经验,一张发展蓝图也在他心中徐徐展开。
回来后,芦盛亮带领工作室成员围绕矿压治理难题,开展技术创新。先后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引入了波兰进口的微震监测系统、山东思科赛德的kj24顶板监测系统,以及天地科技的多参量运行平台。改进了电荷测定、深孔爆破切顶等技术,丰富了矿压治理手段。初步构建了目前的“三强两限两联动”治理体系,获得该集团安全生产管理创新成果奖。
2022年8月,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山西省煤矿工会评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并成为山西省智能煤矿创新工作室联盟首批会员。同年11月,芦盛亮又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
由于长年从事井下生产工作,芦盛亮养成了随时记录的习惯。每一次外出调研回来后,他都会立即将调研结果及考察经验记录下来。
煤矿的采掘衔接,通常涉及村庄搬迁。结合调研结果和企业发展实际,芦盛亮以民盟成员的身份撰写了《成立村庄规划部门,解决村庄压煤及村庄搬迁工程》的提案;针对煤炭企业取消井下火药库带来的安全风险及煤炭企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煤安标志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这些年,他共撰写提案12篇,其中3篇被列为为山西省“两会”提案,他本人多次被评为民盟山西省委优秀盟员及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责任编辑:崔婷婷
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侯堡镇
网站内容维护:集团新闻中心 总机:0355-5921114
m6米乐app登录 copyright : 2013-2021 chinal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09009176号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