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 时间:2020-04-08 17:40:37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更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侵袭,余吾煤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树立“人才兴则企业兴”的理念,紧紧抓住“大人才”体系建设这个牛鼻子,探索建立选人用人新机制,为公司的持续高效发展储备和培养人才。
一线锻炼 让管理人才接地气
“下井锻炼过程非常不容易,我首先在安培中心接受培训,然后进行考试,获得入井资格证才能真正到达一线。锻炼中的每一天,我与一线职工一同开班前会、一同下井,写实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井下一线工人的辛苦,也增进了干群感情。我努力地记下支护工艺的每个环节,不懂的就虚心求教,争取最大程度地了解井下知识,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从事了十年政工工作的李鹏在采访中说道。
与李鹏等男性干部进入一线锻炼的还有几名来自财务、党建调度等部门的女性干部,她们虽然没有去井下一线锻炼,但却去了有着地面一线之称的洗煤厂进行锻炼。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按照班组长的安排要求,在压滤车间,熟悉工艺流程、设备运转,并定时检查皮带有无跑偏情况;在主洗车间,对车间设备进行巡查,设备运行正常无故障后,在二期脱泥筛捡杂物,保证设备运行正常。“下次就去跟师傅学习故障处理了。”下班后没来得及洗澡的武静对记者说道。
让管理人才去一线锻炼,在余吾煤业是首次,在潞安集团也是首家。这次拟提拔干部全部去一线进行锻炼,之前已经有过一线经历的干部,去与新工作岗位内容相关性较强的井下岗位进行跟班写实,没有井下经历的干部,去井下采掘一线进行常识性的跟班写实。生产岗位跟班写实班次不少于18个,和职工同上同下,综采工作面写实必须进入切眼,写实范围从机头三角区到机尾三角区处,写实内容为割煤整个工艺流程;综掘工作面写实必须在正迎头,写实内容主要包括割煤、支护等工艺环节;选煤厂主洗车间、动筛车间写实必须深入车间各岗位,写实内容主要包括设备运转和故障处理情况等。这些硬核规定不仅使干部更加了解基层实情,更加贴近职工群众,密切了干部同职工群众的联系。同时,也使他们的业务办事能力达到提升,基本达到把“工作经历”转换为“工作经验”,把“工作阅历”转化为“工作能力”的效果。
“经过一线锻炼,使我对矿山的整个认识更加立体和丰富了,以前只是通过听别人讲解和看视频、看材料了解井下生活,现在亲身体验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今后会继续加大完善后勤服务,为井下职工服务好,使他们吃好睡好,真正让他们在余吾煤业上班有家的感觉。”后勤部部长王云对记者说。
内部竞聘 让储备人才显身手
10个专业70余个岗位96名大学生报名参加45分钟的笔试共计5个小时面试,这一组数字背后折射出余吾煤业在选人用人上做出的大胆尝试。
该公司在去年底已经建立了大人才数据库,共计各类人才980人,如何将这些储备人才培育好用的对,把他们组建成一批“现场管理本领强、业务知识水平高”的人才队伍,成为摆在该公司党政面前的一道急需求解的难题。经过该公司党政研究决定,在一、二线队组及地面生产单位开展大学生副队长、技术副队长公开竞聘,通过这种方式让有品德、有才能、有文化的大学生得到重用,达到选对人、用好人的目的。
这次开创性的内部竞聘共分为竞聘启动、资格审查、综合考察、公布成绩、双向选择、公示聘任6个步骤,为保证竞聘的公正,该公司纪委也进行了全程监督。大学生竞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破除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旧观念和框框,打破了“封闭化”的运作方式,同时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把个人期望、工作需要、组织安排有机统一,促进了人员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增强了大学生技术人才选拔任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我是公司重控科的一名普通员工,主要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在得知公司将举办大学生副队长、技术副队长公开竞聘后,我也有心想去一线队组磨炼一下,于是我报了名并积极备考。最后,我如愿以偿,竞聘上了综采二队技术副队长。”大学生孙章应满怀喜悦地说,“在此,我要感谢公司给予了我们大学生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在新的岗位上,我将尽职尽责,发挥自身技术特长,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
劳动竞赛 让技能人才有舞台
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是该公司大人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技能人才素质的提高,既是落实人才强企的需要,也是该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该公司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以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技能人才参加国家、省、市、集团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涌现出了李秀金(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综采维修电工方向一等奖)、张永浩(长治技能大赛智能控制第一名)为代表的一大批“余吾工匠”,进一步拓宽选拔高技能人才的“绿色通道”。
该公司积极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在竞争上岗考试考核中实行上岗资格准入,以促使员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生产技能操作水平,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技能人才的培训与考核。建立对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系统有效的培训,保证他们的理论知识专业水平及创新创效都能达到更高的要求。
该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岗位(工种)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通过采取给技师、高级技师定任务、压担子等方式培养锻炼他们,坚持技师、高级技师与学徒签订(师徒合同),鼓励技师对青年工人“传、帮、带”,建立责任制,明确责权利,使技师、高级技师成为所在队组、班组的顶梁柱和解决生产难题的专家;突出对技师、高级技师工作业绩、传授技术、技术业务和技术成果的考核,择优聘任,使技师、高级技师队伍迅速成长、壮大,适应公司安全生产发展的要求。截止目前,共培养各等级专业技术类人才三百多名,包括首席技师1人、高级技师34人、技师326人。
(文 张羽 冯泱)
[责任编辑:崔婷婷]